
勞伯祥牧師
談疫情後「角聲」經濟前景
在疫情後,很多教會及福音機構都因支持減少而陷入困境,故有些愛護「角聲」的人也表達了關心,希望負責同工們早作籌劃,讓「角聲」不要陷於同樣的困境中。由於我是與「角聲」同行了四十多年、經歷了無數次經濟困難的人,故我想就這個問題作個回應:
我相信只要「角聲」領袖們堅守以往的事工原則,即使遇到困難,還是可以過得去的:
1. 奉獻原則:「角聲」同工要有奉獻心志,願為所決定的事工付出代價。
2. 神領原則:相信當神開路帶領時,祂也必然負責供應一切所需。
3. 福音原則:相信當我們為福音時,也會帶動很多為福音的同行者,支持「角聲」事工。
事實上,「角聲」從開始時是憑信心,回應神呼召而建立的福音機構,都是先腳踏約旦河,然後河水分開;即使遇上經濟困難,都讓我們有機會作出反省,並讓事工更加扎實,所以都是好的。
當然,「角聲」同工們仍要把各種資源管理好,才配得上神的供應。而首席總幹事葉啟明牧師及兩位總幹事們也很努力,做好管理工作。例如所有有關教育方面的事工及活動,未來都將採用「行政與經濟獨立發展」形式推進,不單為了止蝕,相信在一兩年後,會看到可觀的盈餘。而上州「角聲生命莊園」的同工們也正在努力把 146 個房間,發展至230間,以致可以同時接待兩個二百人以上的團體等,都是屬於管理資源方面的努力。
在去年,葉啟明牧師也已經開始了「策略聯盟」計劃:由於「角聲」可以提供人力及地方資源,不少教會已經參與,使「角聲」關懷佈道事工大幅度發展。此外,「角聲宣教士學院」所推動的「師資培訓」及「事工研發」課程,都將以「工讀計劃」方式進行,讓學員們可以在學習同時,協助「角聲」各方面事工。因此,「角聲」可在不必負擔沉重同工薪金及各種有關開支情況下,仍能使事工持續發展。
確實,我們並不認為「困難」必須過去,但我們祈求勝過困難的力量,以及推動事工的智慧。真正達成「角聲」從神那裡而來的使命,那才是我們要努力的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