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「社區論壇」看
移民群體的盼望之路
陳熾牧師
在多元文化繁華的美國國土裡,在當代美國城市的邊緣,藏着一群沉默的靈魂。他們或是背負夢想而走線越境的移民,或是在異國他鄉為孩子醫療奔波的家庭,或是飽受文化衝擊與語言隔閡困擾的青少年,又或是孤身一人應對晚年挑戰的長者。這些人,正是2025年紐約角聲「社區論壇」所要關注和服務的群體。他們的痛苦與掙扎,不能只是社會數據的註腳,更應該成為信仰與福音回應的起點。
「社區論壇」的設立,並非僅僅是對移民生活知識的傳遞,而是一場文化、心靈與靈性的深度對話。這為期26週的論壇,涵蓋從文化適應、心理健康、家庭挑戰到政策法律與靈性成長等多元面向,意在為新移民及弱勢群體提供全方位的理解與支持。

走線移民是這一時代的傷口。他們因戰亂、貧困、壓迫,選擇冒險穿越邊境,來到美國尋求生存的曙光。然而,抵達後等待他們的,卻可能是身份不明、居無定所、被拘留遣返,甚至社會排斥的現實。這樣的處境中,他們需要的,遠不只是法律諮詢,更是心靈的醫治與盼望的重建。
「社區論壇」透過第一階段的節目安排,如「移民的初衷與現實對比」、「合法身份與社會邊緣人」、「心理健康問題的隱憂」等主題,誠實呈現新移民初期面對的震撼與壓力。論壇邀請移民律師、心理學家與社工等專業人士,從法律與心理層面給予實際指引,但更重要的是,它提供一個讓人被傾聽、被理解的場域,讓弱勢的聲音被看見。
針對特殊孩子與其家庭,論壇設有「教育與子女問題」單元,探討「雙語教育的優勢與困境」、「青少年心理與叛逆行為」等議題。對許多新移民家庭而言,孩子在校園中所面對的文化疏離、語言落差與身份混淆,往往是家庭緊張的來源。在這些孩子身上,我們看到文化撞擊的痛,也看到上帝呼召祂子民進入校園牧養的契機。
長者移民是另一個常被忽略的群體。他們往往語言不通、難以融入主流社會,加上孤單與健康問題,更加劇了生活的無助感。「社區論壇」特設「老年移民的挑戰」、「健康與醫療資源」等主題,協助長者與其家庭了解如何安排退休生活、獲取社區資源,並重新找到他們的價值與歸屬。

這一切的努力,不只是為了社會融入,更是為了指向那位真正能安慰傷心人、醫治破碎靈魂的主——耶穌基督。論壇最後幾週主題明確指出:「心理支持與靈性成長」、「找到屬於自己的家」,這不只是指文化融合的居所,更是靈魂安身的地方。基督信仰提供的,不是宗教形式,而是恩典、醫治與重生的福音。耶穌說:「我來了,是要叫羊得生命,並且得的更豐盛。」(《約翰福音》十章10節下)
當我們走入移民家庭、傾聽特殊兒童的心聲、探望拘留所中的靈魂時,我們正實踐「以馬內利」的真理——上帝與人同在。「社區論壇」不只是知識的論壇,更是福音的前哨站,是在城市中築壇為主的屬靈行動。它讓被遺忘的群體知道,他們不是社會的多餘,而是神眼中寶貴的產業。
社區的未來,不是靠政策修補,而是靠信仰的火光照亮黑暗。在這片多元又混亂的移民現場中,願我們如同城中的燈臺,見證那叫萬民得救的福音恩典。走線不是終點,失落不是結局,因為主的手還伸着,召喚他們歸回真正的家園——上帝的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