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傳遞好球的投球手
黎明輝
「角聲生命莊園」,是「角聲」的重大發展項目;促成這個項目的,是林琦龍弟兄。回想起交易經過,林弟兄笑起來說:當他知道莊園業主有意求售時,就覺得這是一個「好球」,於是就把這個好球投到「角聲」手裡。
莊園業主看年刊受感
莊園原來的名字叫Eddy Farm ,位於 Delaware River 河畔,佔地 80 畝,風景優美,設備齊全,離紐約唐人街只有86英哩車程。業主願意廉售給「角聲」,可說是個神蹟!因為議價之時,還有一個韓國買家願意出$300萬,而「角聲」只出價$250萬,還要業主貸款$ 150萬!為什麼業主願意這樣做呢?林弟兄回憶:「勞牧師帶領同工與業主Anthony Wright 見面那時,我想起車上有一份『角聲』年刊,就把年刊送給業主,讓他了解『角聲』事工。後來,價錢講好時,業主多次提到他喜歡把莊園出售給『角聲』,因為『角聲』正在做他們所做的事工,但比他們做得好。他們是因為疫情,再加上自己及董事們年事已高,而決定出售莊園。」

促成購入「角聲福音廣場」
林弟兄很早就認識「角聲」,知道「角聲」幫過很多新移民,使很多人生命得到改變。他也曾參加過勞牧師的查經班,「角聲福音廣場」在2014年購入也是他促成的。他回憶說:「當時勞牧師只想租一個地方,但當看到福音廣場所在場地時就說要購買!由於當時紐約房地產低迷,故『角聲』可以低價買入。那幢11層的商住樓宇我也有份投資。當時是希望增添商場人氣,大家便同意廉價讓『角聲』購入2樓的1萬呎,想不到尚未正式成交時,樓價便開始谷底反彈了。」
投奔紐約得重生
林弟兄生於福州,小時候隨家人由大陸到香港,住在西環;在聖士提反堂中學讀書,接觸信仰,也得到教會支持幫助;畢業後,做過工廠和旅行社。他經常問自己,將來要過怎樣的生活。由於在旅行社工作,在1984年的一次機會中,坐飛機來到美國紐約,與分開多年的父親團聚,後來滯留未歸。
經歷五年難忘的勵志磨煉後,逢1989年美國實施大赦,他得到居留身分,恍如重生。之後加入地產行業。他說:「上帝在我生命中給我保護、試煉和拯救,我樂意幫助教會購置新堂,協助『角聲』發展關懷佈道事工。」已退休的林弟兄,剛報讀了「角聲」與「美福神學院」合辦的課程,續續裝備自己,願上帝隨意任用。